媒体中心

媒体中心

媒体中心

IWG永特耐:技术创新之火点亮中国智造 interzum成企业实力试金石

发布时间:2025-07-18
所属分类:品牌新闻


IWG永特耐(以下简称“永特耐”)每年都要参加海内外各类规格展会,至于此次科隆interzum 2025之旅,却是该品牌在这一“舞台”的首度亮相。

IWG永特耐:技术创新之火点亮中国智造 interzum成企业实力试金石

IWG副总裁/国际业务中心总经理程汉文表示,interzum是全球家具材料及室内装饰方面最负盛名的展会,永特耐近期的企业战略是要倾全力拓展海外市场,因此这样的盛会自然不能缺席。

 

在他看来,参加行业顶流盛会,与国内参展完全不同,永特耐要与全球最优秀的供应链企业同台竞技,内功必须要练好,否则有可能会收到反效果

 

“interzum这个舞台更考验企业的真实实力,无论是产品的能力,研发的能力,组织的能力,还是本地化的能力,要求都很高,是企业实力的试金石。

 

这一次,永特耐将三项特色技术带到科隆展会现场,接受行业的检阅。它们凸显出永特耐自身的独特优势,即:自有的实验室携手家居厂商,一起进行联合开发制造,从而量身定制出市场所需的差异化产品。

 

 

三项技术解决三种隐痛

1. 免拉手PUR封边产品

IWG永特耐:技术创新之火点亮中国智造 interzum成企业实力试金石

免拉手封边的制造工艺在高端定制家居日益流行,海外需求也在显著提升。传统的EVA封边,最大的缺点是高温受热下熔融而导致的稳定性较差,极易反弹,且后期粘度不达标。为了解决这一痛点,永特耐基于自主原料做了深度开发,在免拉手封边的工艺上开创性地导入了PUR封边产品,它具有传统EVA热熔胶的高初粘力,有效杜绝了常规PUR封边产品由于初粘不足而导致的免拉手封边反弹难题,更由于最终的高粘度而实现了产品的耐久性,使得目前这款产品在国内反响非常好,成为今年业内最受关注的PUR封边新技术之一。

 

2. 白色防污染PUR封边产品

IWG永特耐:技术创新之火点亮中国智造 interzum成企业实力试金石

白色封边产品理应具有极佳的美观度,然而在制造工序流转过程中,由于静电极易吸附灰尘,尚未固化的胶线遇到灰尘污染后表面颜色很快就会变深发黑,极大地降低家居产品的美观度,这是业内困扰已久的顽疾。而永特耐这项防污染的白色PUR封边新技术,创新性的拥有二次固化的特性,使得胶线表面可以达到玻璃化,做到表面不沾灰;另外,其带有的抗静电特性,在封边工序完成之时能够将过程中的灰尘推离胶合面。因此这款新品是具有革命性的,将为行业制造工艺升级带来新的变革。

 

3. 无填料PUR封边产品

IWG永特耐:技术创新之火点亮中国智造 interzum成企业实力试金石

当下国内制造业内卷严重,多数企业都需要将成本控制到极致。常规PUR产品其填料占到总体成本的相当一部分,就是说填料多少决定着成本的高低。尤其对高定而言,产品填料多时涂胶量就一定会大,胶线厚度就会相应更粗大,从而严重影响产品颜值。因此,永特耐开发的这项无填料PUR封边技术,能够用极少的胶粘合出更稳定的产品,并直接大幅降低用胶成本,同时还能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美观度。

 

程汉文强调,世界上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消费市场需求。而放眼全世界,国内市场竞争是最为剧烈、市场需求也最为极致。由于国内有着数量超多的客户来为永特耐实施质量检验,因此经过严苛考验的产品,放到海外也一定可以游刃有余

 

 

研发与本地化

 

以上是永特耐面对interzum“考验,所交上的技术与产品答卷。至于研发与本地化方面的实力考核,程汉文也道出了其中原委。

 

永特耐目前是基于“PUR主体原料自主供应的深度研发,只有深度自主原料的开发,才会有自主改变胶水产品特性的可能性。所谓主体原料供应,此前相关文章已经介绍过,永特耐实现了基础原材料成功平替,解决了卡脖子问题。

 

而这里所言的深度研发,其实很多同业企业是不去做的。因为要深度开发一种原料,所耗费的时间、精力以及资金投入都十分巨大。在这方面,永特耐向来有着攻坚克难的优良传统,如之前突破的AB胶原料自主,到现在的PUR原料自研并深度开发,都是永特耐自力更生后得到的宝贵果实。其实,这也就是多年以来永特耐能够生生不息、将产品与技术不断迭代的原因之所在。

 IWG永特耐:技术创新之火点亮中国智造 interzum成企业实力试金石

永特耐的国际化进程起始于2014年,迄今已超过十年时间。这期间,永特耐从越南、泰国、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开始,组建海外团队,建立海外研发中心。2022-2023年在国内投产黄岛智慧协同工厂,为的是支撑海外产能供应需求,与此同时智慧工厂的投产,也为永特耐在海内外树立统一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基石。

 

程汉文认为,所谓的制造业企业出海、国际化,最终要实现的就是本地化,也就是确保企业原有的一套运营服务体系在当地的生根发芽。

 

服务体系输出实际上是企业出海的最大难点,因为在海外服务不同于国内。海外的基础设施、气候条件、人员素养等都与国内不尽相同,因此海外要做好服务,首当其冲就是要做好产品,要有贴合当地市场实际需求的产品。

 

针对不同市场开发不同的产品,是服务的第一原则。永特耐的产品本身是基于设备以及工作环境而应用的,在工业发达的国家,劳动力普遍素质较高的情况下落地没有很大问题;在制造业不发达的国家,它的产业工人是很缺乏的,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匮乏的,因此需要自身具有非常强大的技术服务及培训能力。再者,做海外市场,终端客户有之,代理商有之,总之客商对于技术培训的需求普遍较高。

 

这一点恰恰是永特耐的优势,其在国内有120多位工程师,具有丰富的落地培训及服务经验。然而,要把永特耐的服务体系与经验推广到海外,还需要大量的时间、空间、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逐步在当地将这样的体系落地。

 

智慧协同是海外拓展的基石

 

程汉文表示,企业一旦走出去之后,会接到很多工程订单。到那时,仅一座黄岛智慧协同工厂注定无法全部满足企业国际化的业务需求。未来,永特耐会在东南亚、欧洲、美洲等地区逐步建立海外智慧协同工厂,届时黄岛工厂就是样板、标杆。

 

只有像黄岛智慧协同工厂一样,数字化底层逻辑跑通,在执行同一款产品制造、实施相同的品控与工艺时,生产才有迹可循。因此说,青岛黄岛智慧协同工厂为永特耐以后建立海外新工厂,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IWG永特耐:技术创新之火点亮中国智造 interzum成企业实力试金石

 

黄岛智慧协同工厂自2022年投产以来,其也在不断升级。投产将近三年,它与刚刚竣工时又已经变了一番模样。目前它的硬件设施在行业里面应该是数一数二的,程汉文表示。

 

这条链路现在已经完全打通,因此海外客户提出新的产品需求,永特耐基本上可以保证在一个星期之内,从产品的原料以及配方一直到生产供应,数字化链路完全走通。包括生产排产,可以在30天内实现产品交付,在化学企业里面算是飞速级别了。


IWG永特耐:技术创新之火点亮中国智造 interzum成企业实力试金石

程汉文最后指出,基于永特耐的实践经验,海外拓展需分三步:贴合当地的市场研发、制造出适合当地的产品、本地化的团队进行销售及服务。“由于永特耐先期做了十分充分的准备,因此在进军海外市场的时候才能够水到渠成。”


更多相关